欢迎您来到河南省卫群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关于我们| 技术优势| 联系我们| 繁體中文
全国业务咨询热线
0371-66782878

业务咨询热线:

0371-66782878

邮件: wellking001@wellking-china.com

电话:0371-66782878

传真:0371-66782525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经开区第八大街报国大厦604室

广安岳池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是这样保障的

来源:卫群科技    时间:2018-07-23 10:12    作者:卫群科技编辑     浏览:
摘要:岳池县有无公害农产品产地71.7万亩,成功跻身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创建试点县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这样保障的 7月20日早上8点不到,岳池县朝阳乡秦家店村村民吕志军就骑着电动三轮车出了门。...

岳池县有无公害农产品产地71.7万亩,成功跻身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创建试点县——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这样保障的
 
7月20日早上8点不到,岳池县朝阳乡秦家店村村民吕志军就骑着电动三轮车出了门。
 
今年51岁的吕志军,已经种了20多年的蔬菜,是远近闻名的种菜能手。现在,他承包了村里的110多亩地,种植了茄子、辣椒、黄瓜、丝瓜等时令蔬菜。
 
“这段时间种的菜多,肥料需求量大。”吕志军骑车出门,是为了到养殖大户家里去拉“农家肥”。“以前种菜,用化肥比较多,从2009年开始,都是用农家肥和生物肥了。”
 
吕志军观念的转变,源于岳池县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严格监管。
 
作为传统农业大县,多年来,岳池县积极探索有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通过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完善质量安全追溯系统、转变农户观念,有效保障了全县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目前,该县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达71.7万亩,并于2017年成功跻身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创建试点县。
 
创新分级管理模式打造农产品质量监管平台
 
日前,在岳池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工作人员徐晓萍正在利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监管平台移动巡检系统,查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数据信息。
 
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监管平台由岳池县斥资170万元打造,可以通过移动巡检、视频监控、追溯管理3个子系统实现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远程监管,构筑起了农产品质量的“安全防线”。
 
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监管平台的使用,只是岳池县对农产品实行分级管理的一个方面。
 
“岳池县耕地面积达126万亩,要保证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必须建立一个严格的管理模式。”岳池县农业局相关负责人李彪向记者介绍,为此,该县创新建立了“三三制”分级管理模式。
 
“三三制”分级管理模式是从县、乡(镇)、村三个层面层层压实责任。即在县级层面落实政府属地管理责任、搭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监管平台、开展信用评定;在乡(镇)层面建好监管阵地、落实监管制度、强化监管检查;在村一级抓好服务点建设、建立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档案、开展信息公示。
 
“三三制”分级管理模式的实施,为岳池县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找到了突破口,规范了政府、部门的监管责任以及企业的主体责任,有效消除了监管盲区。
 
截至目前,岳池县已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71.7万亩,认证30个无公害农产品、21个绿色食品、1个有机产品、19个无公害畜产品。
 
完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让农产品“有迹可循”
 
扫一扫番茄包装上的二维码,手机屏上就弹出了一份来自四川省农产品追溯网的信息,番茄的产地、生产企业、批次号、品名等相关信息一目了然。7月20日上午,在岳池县三安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内,记者在李彪的指导下了解了一颗番茄的“生长史”。
 
对顾客通过扫二维码的方式了解农产品信息,三安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监事长彭毓坤十分赞同,“事实上,我们的农产品都是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种植、管护,不仅保证了产品绿色生态,也减少了对环境带来的影响。使用二维码进行追溯,顾客可以详细了解产品信息,产品的生产过程更加透明,顾客可以放心购买,对企业来说也是无形的监管。”
 
李彪告诉记者,一套完备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除了面向顾客的二维码质量追溯,还包括农资条码销售管理系统、标准化生产信息系统。农资条码销售管理系统采用现代化的POS系统对货源进行全程跟踪、集中控制,确保农业生产源头安全;标准化生产信息系统可个性化定制标准数据库,编制检测能力表和标准体系表,实时统计全县农业标准应用率,开展农业标准化绩效评价。
 
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建立,不仅让农产品“有迹可循”,也有效促进了农产品基地标准化建设以及农产品品牌打造。
 
以三安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为例,自2012年成立以来,该联合社就发展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19万亩、绿色食品5800亩,并注册了“银特牌”商标,生产的农产品销往成都、南充、重庆等地。
 
转变农户观念  违法生产行为受处罚
 
说起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胡成奎有着深刻的教训。
 
几年前,胡成奎在岳池县朝阳乡雨台山村成立了岳池惠城红心猕猴桃种养专业合作社,主要种植猕猴桃,并饲养肉鸡。去年5月,岳池县农业局执法人员到合作社检查时发现,其兽医室内有盐酸左旋咪唑片,为人用药物,违反了农产品生产及药物使用的相关规定,被执法人员处以罚款并责令其当场整改。
 
在岳池,像胡成奎一样,因为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被处罚的还有不少。
 
近年来,岳池县先后开展了农资打假专项整治、畜禽养殖环节非法添加专项整治、水产品禁用药物专项整治、“三品一标”专项整治和废弃农膜农药包装物专项整治等行动,出动执法检查人员1000余人次,立案查处31起,责令停业整顿23起。
 
对涉及农产品生产、经营、贮运等环节主体违法行为的严厉打击,不光震慑了相关生产、经营企业,也在无形中扭转了农户的观念。
 
“说实话,最开始推行无公害种植方式时,我特别不理解,生物肥、黄板、诱虫灯等成本高,对菜农来说不划算。”吕志军有些不好意思地告诉记者,“有很多次我都想悄悄凭经验使用化肥,但常常有执法人员带着仪器下田检查,我才打消了这个念头。”
 
让吕志军有些意外的是,按照无公害种植标准种植蔬菜后,同一块地种出的蔬菜品质有了提升,土壤的肥力却没有下降。这彻底改变了吕志军的观念,“还是科学地、无公害地种植比较好。”
 
“菜的品质好,顾客也更喜欢,我种的菜不愁销。”吕志军告诉记者,去年,靠着110亩地,他的纯收入就达到8万余元。

上一篇: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 青海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

下一篇:上海“订单式农业”助力食品安全动态追溯 上游农户喜获增收